【Travel】關於旅行這件事
June 21, 2016
「旅行」是一件在我學生時代不會特別去做的事情
旅行 = 出去玩
以前的我,就這樣想
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如此的喜愛「旅行」這件事
照片攝於2016.02 冬天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外巷子(巴塞隆納-西班牙)
怎麼樣才算是「旅行」?
對我來說,需要有做出門的「準備」
而「準備」的定義,不只是行李上的準備,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準備
可能是期待的、緊張的、不安的或興奮的
像是從台北去新竹,可能待個一兩天找朋友打打球、吃吃飯等
對我來說,比較像是花時間「走走」
先撇除出國的旅行,因為出國基本上都是很緊張的
在國內旅行,例如去司馬庫斯、去蘭嶼,雖然只有兩到四天,但需要做心理上的準備
因此被分類在「旅行」裡
照片攝於2015.09夏天的開元港(蘭嶼-台灣)
為什麼會開始「旅行」?
其實一開始是為了訓練膽量
必須承認,以前的我,對於未知的人事物是抗拒的、是害怕的
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生活,讓我感到安心,很有安全感
但經過一陣子思考,意識到,在這種溺於安全感的保護下
選擇不跨出去的那步,可能會失去一些對自己重要的東西時
那我還願意選擇維持現狀嗎?
當然那一陣子的思考,絕對不是窩在家裡想破頭
而是有一次契機,第一次的出國旅行
對我來說,是真正的第一次的自助旅行
要先了解簽證、交通、住宿上的問題,以及日程與金錢上的許可
回想起來,很慶幸是在大學時代,發生了這件事
為了要出去,一定要去!事前忙得不可開交
日程上剛好卡在春假到期中考,光是這點已經讓我頭大到不行
一科一科的確認,哪些要交報告、哪些是考試
報告倒是小事,擠時間硬做完就是了
考試則是一個一個去跟教授協商,不是提前考或是是否有別的折衷方式
我的大學後半段,雖然課沒有特多,但是都是很重的主科
因此提前考試,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情,因為準備的時間一點也不夠
國科會專題、大小報告、期中考試,還有要讓家人放心
其實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,當初是怎麼熬過來的,或許是想出去的執念太強
不過最後我成功了
經過第一次的胡搞瞎搞,開始莫名的變得有勇氣
為了達成目的,去協商、去安排與整合
被丟到異地後,對英文就更不用說,超級沒有信心
但就當胡亂說也得說時,又是另一種強迫成長
不過也成就了原本很討厭很害怕英文的我,開始對英文以及各種語言產生興趣
(這又是可以寫成另一篇故事了...)
照片攝於2015.09 夏天蘭嶼的北方海岸(蘭嶼-台灣)
當擁有膽量與勇氣,感覺能迎接更寬廣的天空
特別又經過第二、第三次的洗禮,著實有Level Up好幾級的感覺
一次次的旅行,代表著一次次的成長,每次都會產生不同的難題與挑戰需要著手解決
每個人對旅行的定義不同,有些要的是悠閒放鬆,有些就是喜愛充實精彩
目的不同,所得到的產物與附加也不同
就像是走過一樣的路,都會有不同的感受
漸漸的在前年開始,希望能慢慢地看遍世界景色,期盼與各式不同的人一起走在陌生的城市
或許你們到異地必須講著不同的語言、學習不熟悉的語言
也或許你們是講著另一個唯一能作為溝通的語言
旅行最後還有一個特點,這也是對我自身影響最大的
那就是旅人會容易為一點點小事情,造成情緒起伏高漲與低落
不管過程是好是壞,理性到不行的我,因為旅行開始變得比較感性,心也變得比較柔軟
每次出門旅行,在異地會變成另一個人,充滿勇氣、理性中有包含著感性
而回來後,又會因為成長與體悟,進而Update成一個新的人
能這樣充滿勇氣,理性又感性的我,非常喜歡保持這樣狀態的自己
我一步一步緩慢地在實踐這個要大不小的夢想
雖然過程有著外人無法體會的辛苦,但是很踏實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下次想分享國內&國外旅行以及Tour &Travel by Myself
0 comments